中国妇女报:孟良崮战役:巾帼力量,撑起胜利的“半边天”-尊龙凯时官方网址

当前位置: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>水运频道>水运专题>学习党史守初心,传承精神担使命>党史故事 > 正文

中国妇女报:孟良崮战役:巾帼力量,撑起胜利的“半边天”

来源:中国妇女报 发布日期: 2021-04-14 【字体大小: 】


“蒙山高,沂水长,我为亲人熬鸡汤。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,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。愿亲人早日养好伤,为人民求解放……”

三月如烟,春风拂面,孟良崮上,由白色花岗岩筑成的纪念碑如三把巨型刺刀,直指云天,气势壮观。当战争的烟尘被流逝的岁月拂去,参观者人流如织,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内,循环播放着《沂蒙颂》。

聆听着这首脍炙人口的《沂蒙颂》,思绪不禁穿越时空,重回到炮火纷飞的年代。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岁月,沂蒙六姐妹全力以赴支援前线,在孟良崮战役的大后方,广大妇女同胞“巾帼不让须眉”,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,她们送弹药、救伤员、筹集粮草、制作军鞋,用柔弱的肩膀与男人们共同撑起了战争的胜利……

英雄孟良崮

孟良崮,位于蒙阴县城东南28公里的蒙阴、沂南两县交界处,传说因北宋抗辽名将孟良曾屯兵于此而得名。清明时节,登山踏青,祭扫英烈,在孟良崮之巅眺望历史,已经成为沂蒙人的传统。19475月,孟良崮战役打响,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山地运动歼灭战,陈毅、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,一举歼灭了国民党“五大主力之首”的整编第74师,击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,上至师长,下至马夫,3.2万敌军无一漏网。

孟良崮战役扭转了华东战局,沉重打击了蒋介石的最精锐部队,粉碎了国民党军的“鲁中决战”计划,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胜利信心,吹响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冲锋号,取得了震惊世人的胜利,在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孟良崮由此役扬名海外,成为英雄孟良崮。

巾帼风采别样红

与孟良崮一起载入史册的,还有沂蒙人民,孟良崮战役期间,车轮滚滚,担架如林,“沂蒙六姐妹”作为党员干部,积极响应党的号召,带领全村男女老幼全程支前,全力支前,筹军粮、做军鞋、烙煎饼、送弹药、救伤员,用瘦弱的身躯托起战争胜利的希望,展现出别样的巾帼风采。

在大规模支前运动中,也涌现出无数的先进群体和巾帼英雄。发生了“沂蒙红嫂”用乳汁救伤员,“沂蒙母亲”抚养革命后代,沂蒙妇女勇架火线桥的感人故事,展现了“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,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,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,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”的动人场面。

在蒙阴县野店镇的沂蒙六姐妹纪念馆里,一张张照片,记录着孟良崮战役期间,经历硝烟的人和故事,也记载了那段峥嵘岁月里,广大巾帼英雄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迹和无私支援前线的感人故事。数据记录历史,仅在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,她们带领全村为解放军烙煎饼15万斤、筹集军马草料3万多斤、洗军衣8000余件……

“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民。”陈毅曾深情感叹,沂蒙人民是用小米供养了革命,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。他们为战役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,军民同心,生死与共,千千万万个沂蒙儿女用小推车、小米乃至血肉之躯,诠释了党和人民群众的水乳之情。

永不褪色的“沂蒙精神”

20131125日,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临沂时指出:“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,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,沂蒙六姐妹、沂蒙母亲、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。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、井冈山精神、西柏坡精神一样,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,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。”

历史告诉我们,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。民心如海,滴水汇聚成汪洋;民利似山,寸土累积成其巍峨。有了民心所向、民意所归、民力所聚,人民军队就能无往不胜、无敌于天下。孟良崮战役的胜利,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,正是人民军队铭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永远不变的军魂,牢记兵民是胜利之本,万众一心,紧紧依靠人民群众,最终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伟大胜利。(□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徐杰 姜保真山东政法学院学生 庄美原)

网站地图